爱孩子,心才能扎根农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0-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李妍

  在黄河故道冲积而成的鲁西平原上,流传着一种唱腔简单、风格质朴的民间曲艺形式——莲花落。有一个教师用35年的青春岁月,演绎了一曲对农村教育不离不弃的“莲花落”,她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高唐县固河镇中心小学教师杨桂香。

  “我不能离开这些农村孩子”

  1974年,17岁的杨桂香成了村里的民办教师。虽然她比自己的学生大不了多少,但她必须迅速地把自己变成“全能选手”,因为她是学校一、三、五年级学生唯一的教师和唯一的负责人。这样的“复式班”,杨桂香一教就是10年,直到1984年,才成为专职的语文教师。

  1985年,有一个难得的机会摆在了杨桂香面前:丈夫的单位招聘正式的公办教师,而教学水平出众的杨桂香完全够条件被优先录取。只要答应,她就可以离开这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到石油系统国营单位里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成为公办教师”,这样的诱惑对于一个民办教师来说非常大。当她来到教室和学生告别时,孩子们流着泪,拽着她的衣襟舍不得她走。杨桂香哭了,她一个个地抚摸着那些哭脏的小脸,心里有个想法越来越清晰——“我不能离开这些农村孩子!我要让他们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对学生比对自己的女儿有耐心”

  因为是农村小学,有些家远的孩子要住在学校里。这些孩子生病怎么办?冬天蹬被子怎么办?虽然学校安排了值夜班的老师,可杨桂香还是不放心,干脆搬到了学校一间简陋的小屋里。无论寒暑,每天夜里,她都起来3次去每间学生宿舍巡查一圈。

  1986年,杨桂香的小屋里住进一个叫张玉花的女孩。张玉花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好,对孩子根本谈不上照顾。杨桂香把这个8岁的自卑、敏感的学生接来跟自己一起住,而4岁的女儿却被她送到母亲那里。张玉花一住就是5年,直到小学毕业。在这5年中,杨桂香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张玉花,并辅导她学习。张玉花考上大学后,杨桂香又资助她1800元,并为她置办了全套的生活用品。

  在从小跟着姥姥生活的女儿穆聪的记忆里,妈妈不曾陪伴自己玩过,不曾好好辅导过自己的功课。她常常抱怨杨桂香:“你对学生比对自己的女儿有耐心!”

  “培养年轻教师撑起农村教育的明天”

  近年来,高学历教师不断补充到学校里,但是杨桂香发现,部分年轻教师存在着思想问题:有的不喜欢农村学生,嫌他们卫生习惯不好、语言不文明;有的嫌学生脑筋反应慢;有的厌烦单调重复的讲台生活等。杨桂香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不爱这些农村孩子、不能把心扎根在农村,怎么能办好农村教育呢?一定要培养年轻教师撑起农村教育的明天。”

  2006年,在她的推动下,学校成立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每周五下午,她都会准时和全体教师一起学习陶行知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乡村教育的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经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全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成为学校教师培养的“黄埔军校”。

  自山东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来,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校课题组负责人的杨桂香深深感到农村教育存在的不足。她用新的教学理念手把手地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2000年参加工作愁得哭鼻子的谷双双,在杨桂香的全程帮扶下2007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多名年轻教师在她帮助下成为县里小有名气的优秀教师。

  对于在这所偏僻的农村小学35年的坚守,杨桂香平静地说:“教育没有贵贱之分。我只是做了人民教师应该做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